search

市地勘院参与编制三项地方标准服务首都地质灾害防治

【报送单位】: | 2022-06-09  


字体: [大字中字小字] [打印] [关闭窗口]

日前,市地勘院作为第一起草人编制完成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规范》《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规程》《突发地质灾害排查规范》(以下分别简称《调查规范》《运行规程》《排查规范》)等三项地方标准,规范和指导北京地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。

标准编制工作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发起并归口,院综合处组织灾防所、工程所、矿研所、地调所等单位具体实施。

《调查规范》已于2021年12月28日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,将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。该规范适用于北京地区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工作。共分为十章,包括应急调查范围、规范性引用文件、术语和定义、基本要求、灾(险)情评估等内容,明确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的任务、内容方法、技术要求等,对完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、防灾减灾、减轻地质灾害损失、保障城市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
《运行规程》和《排查规范》均已完成征求意见稿。《运行规程》适用于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工作,规定了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工作基本流程、监测站点运行维护要求、网络设备运行维护要求和运行成果编制等内容,同时对监测站点的规划和选址进行约束,是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相融合的典范。《运行规程》的发布实施,将填补国内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站点运行工作规范的空白,助力京津冀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一体化、标准化。

《排查规范》共十一章,结合北京地区突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,针对常见的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和不稳定斜坡五类地质灾害隐患,分别提出排查任务、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,并统一排查成果格式,填补了北京地区地质灾害排查技术规范的空白,对突发地质灾害排查技术人员统一规范、快速高效开展排查工作、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成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为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撑。

据悉,北京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、断裂构造发育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高,存在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。三项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做好突发地质灾害防范、处置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,保障城市地质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浏览量: